局党委主题教育调研报告连载之二
局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近期连续刊登局党委主题教育调研报告,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应认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并持续强化今后调研工作质量,在全局营造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浓厚氛围。
注:调研报告中涉及的各数据表格、图例已予以隐去。
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现有矿业权地质找矿新突破措施研究
局党委主题教育第二调研组
矿产资源合作勘查开发,是我局在地勘单位产业结构改革、探采一体化大背景下闯出的一条发展必由之路。为借助我省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更好反哺和助力主业发展,同时有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局党委主题教育第二调研组以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为切入口,确立了“现有矿业权地质找矿新突破措施”这一调研主题。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目前为我局最大的矿业合作企业,目前在工作中存在着“李坝金矿6号、26号矿体深部及周边部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前景不明朗,亟需加强研究,拓展找矿空间,为矿山增储上产做好前期准备”以及“金山金矿外围石堡子探矿权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在找矿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待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找矿思路和措施,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支撑”等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为解决以上问题,局党委主题教育第二调研组在副局长李伟带领下,于5月16日~19日对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与陇南紫金相关人员座谈交流、查阅矿山勘查资料及野外实地勘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发现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工作措施,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矿业权现状
公司拥有采矿权3宗,探矿权2宗,总面积38.47平方千米,目前矿证均在有效期内。
(二)备案资源储量
李坝、杜家沟、金山3矿床已备案金矿石量合计8686.33万吨,金属量合计172.59吨。
(三)矿山企业生产规模
李坝矿区生产规模为10000吨/天;金山矿区于2022年6月15日取得采矿许可证,2023年3月底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2000吨/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已有矿床深部及外围总体找矿预测研究不系统,缺少进一步勘查依据,外围找矿方向不明。
(二)对李坝矿区部分已知矿体深边部追索控制不够,“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工作相对滞后。
(三)石堡子矿区矿体产状问题尚未查明,地表矿体民采采坑已经恢复治理,目前矿体北倾或南倾的依据均不充分,矿体圈连和资源量估算的合理性不足。
(四)公司地质技术人员短缺,目前仅满足于服务矿山生产,找矿预测和靶区圈定等综合研究工作尚未系统开展。
三、具体应对措施
(一)针对“对已有矿床深部及外围总体找矿预测研究不系统,缺少进一步勘查依据,外围找矿方向不明” 的问题
礼岷金矿带处于西秦岭板块碰撞构造边缘,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李坝、金山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床,区域及已知矿床深边部资源潜力巨大。中泥盆统地层是区内主要赋矿地层,褶皱构造异常部位及次级褶皱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和定位,岩浆活动在伸展环境下侵位,金矿体受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的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近东西走向的矿体为主矿体。化探是本区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岩性+构造+蚀变+化探异常”是区内建立的有效找矿标志。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研究分析礼岷金矿带及典型矿床已有勘查资料,特别是1∶5万矿调、1∶ 2.5万化探、各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资料、近期相关财政项目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李坝外围斜草山、石洞沟、柴家山及金山外围张凤坡、吴家庄等金矿点为依托,分析区内成矿条件,总结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三位一体”地质找矿预测模型,开展矿床深部及外围总体找矿预测及选区研究工作,圈定找矿靶区,指明找矿方向,并在优选靶区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勘查工作建议,为科学部署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二)针对“对李坝矿区部分已知矿体深边部追索控制不够,‘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
李坝矿区主要矿体的内部矿化情况极不连续,矿化多呈现不连续的小矿体左行雁列式排列特征,根据断层破碎带对矿体的控制特点,这些雁行排列的主矿体内部的小矿体在地表以下一定部位互相贯通,矿体厚度增大,矿化连续性增强,矿床深部资源潜力大,因此,进一步加强李坝矿区已知矿体深边部的追索控制,以期扩大资源储量规模。
1.李坝6号矿体东段32线以东至F1下盘,71-27线深部1900-1700米标高范围尚有找矿空间,预期新增金资源量2222千克,应部署增储勘查工作。
2.李坝26号矿体1700米标高以下西段59-111线深部、东段139线- F1下盘(长320米)尚有找矿空间,预期新增金资源量7621千克,应部署增储勘查工作。
3.杜家沟5-1、5-2号矿体在120线以东200米深边部尚有找矿空间,预期新增金资源量5811千克,应部署增储勘查工作。
4.在已有矿化线索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根据李坝矿区雁行排列错位正断层控制矿体分布的规律,预测王河矿体以南具良好找矿前景,应对王河41、43号矿体以南400-600米范围,F1断层破碎带以西新近系、第四系覆盖区开展找矿评价工作,力争发现并圈定新矿体,扩大矿床规模。
5.针对F1断层破碎带与成矿的关系、含矿性及产状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野外实地追索观测,初步认为:F1控制区内矿体产出,其整体含矿性较差,仅局部具弱矿化显示,总体倾向北东,矿区北西段倾角50°±,南东段倾向仍为北东,倾角变陡(70°±),F1的次级断裂带是金矿体的产出部位。
(三)针对“石堡子矿区矿体产状问题尚未查明,地表矿体民采采坑已经恢复治理,目前矿体北倾或南倾的依据均不充分,导致矿体圈连和资源量估算的合理性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礼岷金矿带构造控矿因素分析认为,中川岩体强力侵位形成与构造线走向一致的锥状裂隙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李坝、金山矿区主矿体均向岩体倾斜,说明锥状裂隙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据此判断,石堡子矿区矿体产状应以北倾为主。鉴于石堡子矿区重要地段地表矿渣覆盖较厚,探槽/剥土无法揭露矿体露头,地表矿体控制程度相对较低,产状认识不清的事实,应在石堡子矿区选择主要地段开展系统地表工作,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及地表矿体产状,再结合前期钻探工程编录资料,判断矿体深部产状变化情况,合理圈连矿体,并估算资源量。另外,还应加强金山矿床深边部增储勘查工作,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导石堡子、竹园沟等相邻矿区的勘查工作。
(四)针对“公司地质技术人员短缺,目前仅满足于服务矿山生产,找矿预测和靶区圈定等综合研究工作尚未系统开展”的问题
一是加强公司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力量配备及学习培训,培养找矿技术团队,提高综合研究及解决关键地质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矿山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与省有色地勘局的合作,充分发挥省有色地勘局在礼岷金矿带及矿区多年工作的经验、资料掌握、技术力量等优势,联合开展选区研究及找矿预测工作,为进一步增储勘查提供依据。
四、工作建议
(一)矿产资源是矿山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有资源储量的多与少,对提高矿山企业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意义重大。在分析研究礼岷金矿带以及已知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圈定找矿靶区,发现新矿床和对已知矿床深边部开展增储勘查是扩大资源储量规模的有效途径。
(二)广泛收集各类市场信息,紧盯甘肃省重要成矿区带基金项目、社会项目进展及找矿成果,努力实现并购增储,有力保障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李坝、金山等矿床深边部增储勘查投入,加快勘查进度。
(四)公司应设立礼岷金矿带找矿预测及选区研究专项,加强与甘肃省有色地勘局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礼岷金矿带以及省内重要成矿带多年的工作经验、资料掌握程度和技术力量等优势,联合开展金矿找矿预测及选区研究工作,同时重视中川岩体、柏家庄岩体等五大岩体中与伟晶岩脉有关的锂、铍、铯、铌、钽、铷等矿种找矿与研究,力争在新区、新矿种找矿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本次调研梳理了陇南紫金现有矿业权及其深边部增储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明确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对于陇南紫金今后地质找矿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议将本次的调研模式推广应用至局内其他合作矿山企业的地质找矿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