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简介
一、概况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成立于1966年2月,原名“新疆有色地质勘探公司703地质队”,队址设在甘肃省安西县(现瓜州县)柳园镇。1970年队党组织恢复工作,1971年1月成立“中共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03地质勘探队委员会”,同年6月队名由“新疆有色地质勘探公司703队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03地质勘探队革命委员会”。1971年5月,成建制整体移交到甘肃省,隶属甘肃省革委会重工业局地质勘探公司,队址设在甘肃省张掖市张火公路4公里处至今。1973年9月我队更名为“甘肃省冶金地质勘探四队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名“甘肃省冶金地质勘探四队”,1984年5月,更名为“甘肃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四队”,归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兰州公司。1990年4月,更名为“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2000年经属地化管理改革,隶属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2011年10月10日,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将“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更名为“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并于2011年12月19日正式揭牌。
张掖院是正处级事业单位,是一支业务门类齐全,技术装备先进,人员素质较高的地勘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75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9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76%,并拥有注册测绘师、一、二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多专业技术人才。建院以来,以“责任、创新、团结、敬业、进取”为立院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地勘工作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着力做精做强做大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实验测试与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测绘与工程勘察等多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链。坚持走地质找矿与技术服务一体化道路,积极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领域拓展,竭诚服务地方政府和市场需求,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院工作地域已拓展至甘肃全域以及四川、新疆、西藏、青海等邻近省份,主营业务包括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环境地质等)、地灾防治工程(地灾勘查、设计、监理和施工、地灾危险性评估、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有机、无机和农产品等检测)、工程勘察、地质钻探、文物保护工程等。现拥有各项业务资质24个,其中甲级资质12个(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测试、地灾危险性评估、地灾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等)。设置地质公司、工程勘察设计院等经营实体10个。
二、地质找矿成果
我院自成立至今,先后转战新疆、青海以及我省的河西走廊、南北两山,以有色金属为主兼顾其它矿种,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找到和评价了多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地(矿床),提交了国家级和部局级科研报告多份,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找到、评价地质矿床(点)98处。其中:
(1)黑色金属11处。
其中铁矿床6处,分别是:黄沙泉铁矿(超大型),东石板沟铁矿(中型),桦树沟铁矿(中型),五峰山铁矿(中型),双井子铁矿(小型),黑山铁矿(小型)。
铬铁矿床3处,分别是三岔铬铁矿(中型),童子坝铬铁矿(小型),吊大坂铬铁矿(小型)。
铁锰矿床2处,分别为鹰嘴山西铁锰矿床(小型),黑峡口西锰矿(小型)。
(2)有色金属矿35处。
其中铜矿19处,分别是:辉铜山铜矿(中型),白山堂铜矿床(中型),公婆泉铜矿床(中型),小东岔铜矿床(小型),全鑫铜矿床(小型),纳木沟铜及多金属矿床(小型),香毛山铜矿(点),庙庙井铜矿(点),黑石头沟铜矿(点),先沟铜矿(点),同昌口西铜矿(点),公婆泉铜矿(点),火石山铜矿(点),红牙窑铜矿(点),七一山西铜矿(点),巴浪拉铜矿(点),跃进山西铜矿(点),鱼脊山铜矿(点),老圈井铜矿(点)。
银铅矿4处,分别是:索索井银铅矿,石洞沟银铅矿,乌龙泉银铅矿,龙阿过陇铅锌矿。
钨矿10处,分别是:小柳沟钨矿(大型),小独山西钨矿(大型),世纪铜钨矿床(中型),贵山铜钨矿床(中型),祁宝铜钨矿床(中型),华南沟钨矿(中型),小白石头钨矿(中型),明水西钨铜矿(中型),头道沟钨矿(小型),野马河钨矿(点)。
锑矿2处,分别是:石窝铺锑矿,俄博庙锑矿。
(3)贵金属38处。
其中中型金矿床8处,分别是:老金厂金矿,新金厂金矿,马鞍山(460)金矿,南泉银金矿,长流水金矿,龙山金矿,拾金坡-南金滩金矿,花牛山金矿。
小型金矿床17处,分别是:霍北金矿,霍东金矿,703金矿,703北金矿,703东金矿,北金金矿,平山沟北金矿,观音山金矿,碧东金矿,布冬斯特金矿,豹子沟金矿,狼娃山金矿,观音山金矿,906金矿,明舒井南金矿,新井铅金矿,霍勒扎德盖西金多金属矿。
金矿点9处;半滩南山金矿点,红柳沟金矿点,白石岭金矿点,骆驼峰-黑山梁金矿点,梭梭泉金矿点,大黑沟南金矿点,柳东金矿点,扫子山金矿点,白山金矿点。
沙金矿4处。
(4)非金属矿产14处。
分别是:东水泉硬质黏土矿床(中型),高台萤石矿(大型),高台芒硝矿(大型),酥油口石灰石矿(大型),龙头山石灰石矿(小型),金川滑石口黏土矿(中型),穿山驯白云岩矿(大型),鱼脊山蓝晶石矿(中型),黄尖丘石墨矿(小型),二道井石榴子石矿(小型),四十里井北红柱石矿(小型),炭窑子井北硅灰石矿(小型),半滩南山东石英岩矿(小型),新泉北伟晶岩型铌钽铷锂稀有金属矿(点)。
重要矿床
老金厂矿床是我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现并评价的中型金矿床,历经几十年的评价工作,累计探获金矿石量3329652吨,金属量9590千克,平均品位2.88×10-6。该矿床的开发利用为祖国建设、地方经济的繁荣以及我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老金厂金矿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院积极组织地质技术人员加强后续地质找矿,同时,加强矿区综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延长了矿山寿命。
小柳沟钨矿床是我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钨矿床,历经十数年的普查、详查乃至勘探工作,投入资金几千万元,动用地质技术人员最多时达300多人,完成探槽2.3万立方米、坑探1.85万米、钻探1.5万多米。于2004年提交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小柳沟钨矿床首采区勘探报告》,经国土资源部一次性审查通过,质量评定为优良。现已累计探明钨资源/储量84499吨,可采钨资源/储量18749吨。其开发利用已被列为西部大开发甘肃省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在甘肃有色矿产找矿勘探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沙泉铁矿是我院二十一世纪初新发现的超大型铁矿床,经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工作,累计探获铁矿石量17552万吨。于2017年提交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黄沙泉铁矿详查报告》,经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质量评定为优良,在我院地质找矿方面谱写了新的篇章。
小独山西钨矿床是我院近十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钨矿床,经过开展系统的地质普查、详查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完成探槽3.03万立方米、坑探5000米、钻探5.80万米。
共计探获钨矿石量25600万吨,三氧化钨量31万吨,伴生银矿石量25600万吨,银金属量460吨。于2015年提交了《甘肃省敦煌市小独山西钨矿详查报告》,经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质量评定为优良。该矿床是我院近几十年来,继小柳沟钨矿床之后的有一找矿重大突破,为甘肃北山钨矿成矿潜力评价和远景预测提供了研究方向,地质意义重大。
三、矿业开发成果
我院新金厂矿业开发工作始于1989年下半年,是在我院经济状况十分窘迫的情况下开始的。开发第一年就使我院摆脱了困境,第二年打了翻身仗,以后连续上新台阶。经过全院职工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辉煌的矿业开发成果。新金厂的开发,为我院走出低谷,走向辉煌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新金厂开发的十数年中,我院培养了一大批适应金矿开发的各类技术人才。
在新金厂开发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将别人在金矿开发过程中总结的新经验、新工艺、新流程不断地运用到我院的工作实践中,并且不断地创新,揉合进自己的具体做法,使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金矿开发过程中,我们先后借鉴使用了槽浸法,堆浸法、混汞法等方法,在堆浸法中,使用了粉碎、制团、上堆、喷淋、吸附、解吸等工艺流程。在槽浸法中,使用锌丝吸附工艺,在堆浸法中使用了炭吸附工艺。在采掘中加大技术创新,提高回采率,控制入堆品位,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从勘探、采掘、选矿、堆浸、吸附、冶炼等黄金生产的全过程。
新金厂金矿的开发不仅大大增强了我院的经济实力,弥补了找矿经费的不足,为我院结构调整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上缴税费近千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对外合作情况
最为显著的是2005年5月与甘肃建新集团公司以小柳沟钨矿为依托,联合成立甘肃新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小柳沟地区从事矿业开发,自2006年建成投产至2010年10月股权重组前,上交税费1.35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民族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10年10月,在省政府的主导下,对新洲矿业公司进行股权重组。重组后的新洲矿业公司各股东的持股比例为酒钢集团45%,建新集团所属万星公司40%,省有色地勘局所属九州和祁龙公司共同持有15%(其中,省有色地勘局所属九州公司持9%,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所属的甘肃祁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6%)。这一矿田的开发利用,使得该区已成为甘肃乃至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钨钼开发基地,已被列为西部大开发甘肃省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在甘肃有色矿产找矿勘探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矿产勘查与开发资金不足的矛盾,引入了技术、人才和新的企业运行机制,使全院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步伐明显加快。
2001年我院积极筹资参与了兰州锦江阳光酒店的建设,在该酒店中占有45%的股权。多种经营业的发展,不仅补充了事业费的不足,有效缓解了职工就业压力,而且为单位今后全面走向市场、实现企业化经营培养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
甘肃亚峰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是张掖矿产勘查院与甘肃亚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筹建的以矿石开采、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其中甘肃亚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70%的股份,张掖矿产勘查院持有30%的股份。公司选厂已于2016年8月22日联动投料试车成功,该项目作为张掖矿产勘查院与甘肃亚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矿业板块在河西地区精心打造的重点项目,具有投资大、起点高等特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张掖矿产勘查院与甘肃亚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矿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矿业板块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会为地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