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简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局机关工会组织干部职工参观甘肃简牍博物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3月21日,局机关工会组织干部职工前往甘肃简牍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局领导陈建国、李峰,二级巡视员汪海峰,以及各职能处室和矿研院、信息中心、后勤中心干部职工60余人参加了活动。
简牍是纸张发明前汉字书写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由简牍“铺就”的丝绸之路宛如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展区,通过实物展陈、图文解说、影像互动、场景复原等手段,深入了解简牍文书类别、制作工艺和简牍中记载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等,体悟千年丝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领略甘肃简牍里蕴含的前人智慧,感受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赓续与传承。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简牍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新窗口,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参观中,干部职工从艺文典籍中品味了古代书法和艺术的独特魅力,并从《四时月令》的大型壁书中通晓了古人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
针对文物保护工作,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描述了简牍文物的保存与修复工作。大家纷纷表示,文物考古和地质勘查虽属不同行业,但从工作性质、内容、对象、方法来看,具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地勘人和文物人都具有甘为事业风餐露宿、舍家弃子的高贵品质!今后,要根植中华文明的丰厚土壤,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岗位职责,强化使命担当,深化对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助力甘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据悉,甘肃是简牍大省,目前共发现和出土的历代简牍6.5万多枚,仅汉简就占全国的80%以上。甘肃简牍博物馆具有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功能,藏有简牍为主的各类文物5万余件(组),包括从秦代至魏晋时期的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等简牍近4万枚,还有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纺织品、铁器、骨器、陶器等文物1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1943件(组)、一级文物1679件(组)。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四时月令诏条》墙壁题记”“居延里程简”等珍贵简牍一千余枚。
(报送:局办公室史勇强)